還真的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
大概因為我平常很少吃肉,有些剛認識的朋友會以為我吃素,其實我本來什麼肉都吃,但大概在七、八歲的時候我就突然“頓悟”了,自此遠離了海鮮、牛、羊、鵝...等大部分的肉類,我篤信佛教的姑姑都說我是有佛緣(哈)。
確實,以前自己切入的角度大多也從不可殺生的觀點去思考,當時還記得國中坐我隔壁的男生丟了一本小冊子給我,裡面講述我們對待屠宰場動物的方式有多麼不人道,看完之後我好一陣子看到炸小雞球都不心動了。不過沒過多久我就故態復萌,重新拾起鹽酥雞當消夜配電視,但當時那本小冊子確實讓我了解到我們對待“動物(即將變成我們的食物)“的方式有多麼的糟糕。
大了一些之後有更多的思考,除了肉類也開始意識到乳製品,但是我一直沒有成為一位想像中的素食主義者,雖然有一陣子我很排斥吃肉,可是當我看到桌上的那些『為了成為我的午餐」而死去的動物們,我就覺得我應該要把他們吃掉。
我就這樣不知道該吃素還是吃肉過了好長一段時間,雖然大概會有一些論點,但總是沒有辦法很完全的說明白,有時候連自己都有點沒有辦法說服。直到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,我已經大學了,不過這個朋友的問題卻給了我一個機會去整理,我對於吃素與環保之間的關係的看法。
首先
吃肉到底可不可以?
對我來說重點不在吃肉本身,而是在於量的問題,我們想要的太多了,在以前每餐飯桌上都有魚有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,但是我們現在卻餐餐都可以大魚大肉,甚至好大一部份的食物都被我們浪費了,過量再加上商業模式,造就了你我都熟悉的,很多能源的消耗以及不人道的事情。
再來是很常遇到的
難道植物就不是生命嗎?
是啊!植物也是生命,其實如果仔細的觀察植物的生長,就會知道他們比我們想像的有活力多了,向日葵會尋找陽光,牽牛花會搜尋可以攀爬的地方,小時候很喜歡玩含羞草,一碰到就馬上縮回去的感覺讓那時候的我很著迷,這些不都代表著他們的生命力嗎?
對我來說,動物和植物都是生命,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植物的生命力,所以我們才漠視了砍伐
雨林、或所有對生態不利的行為。
回到問題我覺得這有時候是一種「人類的矯情」,好吧...我不太會形容這種感覺,因該說同理和憐憫其實都是好的,只是弔詭的是,我們對於血腥的屠宰畫面很反感,可是對著桌上端上來的肉流著口水,這真的太奇怪了,所以屠宰場、肉品公司和餐廳的工作就是替我們處理這些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畫面,讓我們可以在高級餐廳裡聽著音樂享受美食嗎?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著動物星球頻道中,獵豹撲向小鹿的畫面覺得很殘忍,或是少數仍存在狩獵的族群,看到他們的獵人捕獵、處理食物的畫面覺得很原始野蠻?可我覺得他們比我們直率多了,他們對這些食物從來不浪費,而且心存感激,我們卻不敢面對現實還浪費了這些食物。
狩獵文化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接近環保,以台灣布農族為例:強調分享,浪費的人,天就不會再給你。而原住民族對於獵區也有諸多的限制,獵捕季節、獵捕數量也都有很多的規定,注重狩獵前占卜(夢占、屁占)與行前的各種徵兆,若有不吉利的因子出現就會取消狩獵,而這些祖先傳下的禁忌無形中增加了狩獵的隨機性,不能隨心所欲想獵補就獵捕,獵場的限制也很巧妙地迴避了生態較為脆弱的地帶,在在表現了對於環境以及動物獻出身體的感激和敬重,且動物每一個可利用的部位他們都不浪費,從這角度觀之,就非我們所想像的原始吧。
我們缺乏的也許就是這樣的尊敬。
這對我來說是需要與否的問題,不然叫因紐特人種菜也太困難了,我還記得不知道誰說過這樣一個故事,一位高僧到西藏拜訪吃了居民招待的羊的故事,我覺得這位高僧很有智慧啊!這麼冷的地方蔬菜本來就取得不易。
好,所以現在,是不是真的吃太多?過程又太不環保了?
參考資料:
1.陳美惠、彭建豪。2009。丹大布農族狩獵文化調查研究。
2.斐家騏。2012。魯凱族的狩獵知識與文化─傳統生態知識的價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